
桂东县融媒体中心10月19日讯(记者 郭慧稳 黄莎娜)“道路通,百业兴”。回首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,我县紧紧抓住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机遇期,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,全力实施基础设施“项目建设大会战”,持续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,变“天堑”为通途,构建内联外畅的大交通网络,铺就出一条条发展之路、民生之路、致富之路。
桂东是镶嵌在罗霄山脉的一颗明珠,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、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。然而,很长时间以来,这里没有快速、开放的出入境通道,坐拥“金山银山”却受困交通制约,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。2013年12月30日,炎汝高速公路建成正式通车,桂东结束了没有高速的历史,极大地缩短了与长株潭、粤港澳的时空差距,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的重大转折,也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湖南醉氧高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何佳丰:通这条高速前,高质量的生态高山蔬菜只能在本地销售,因为运出去要走老路,路程远,耽搁时间长,容易损坏不说,销售渠道也比较窄,现在好了,5个多小时我们的蔬菜就能到达粤港澳大市场。
乡村硬化公路从无到有,由少到多,总里程超过1158公里,实现村民小组“组组通”,硬化生产生活便道“户户通”,村域主干道太阳能路灯全覆盖,改变了村民出行“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身泥”“夜晚手电手机照明”、生产“肩挑手提”等窘境。
马坊村村民胡庆波:交通变化太大了,十年前这里只有机耕路,出门只能步行,现在不仅有通村通组通户都是水泥路,而且还通了高速,去长沙、广州比以前方便多了。
寨前镇芳村村楠竹资源极其丰富,茫茫林海中孕育着勃勃生机,也蕴藏着无限商机。但过去没有可以通车的竹林产业道路,很多村民只能守着竹山过着穷日子。为此我县投入资金600万元推动竹林产业道路建设,形成了林道与林道互通,林道与国省道互通,布局合理、功能齐全的林区道路网络,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楠竹资源,助农增收,推动乡村振兴发展。
寨前镇芳村村村民邓建军:原来,只能人工背运,一年收入也就两三千元,现在用小四轮、拖拉机进行运输,成本大大的降低了,收入大大的提高了。
2012年以来我县共投入资金17.075亿元用于交通运输项目建设,完成国省道、重要县乡道建设项目11个共142.5公里,危桥改造项目5个,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23公里,完成窄路加宽工程162公里,修建通自然村水泥路1158公里,完成站场建设项目4个。2020年我县被省交通运输厅列为全省“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”创建县,并成功命名为2020年度“四好农村路”省级示范县。
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建光:这十年来,我县始终坚持构建更符合桂东县情、体现桂东特色、突出桂东优势的交通网络,促进交通与旅游、文化、经济等各方面的深度融合,拓宽高质量发展空间,为桂东绿色崛起注入了更强劲的新动能。
责编:邓艳芳
来源:桂东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周农赴我县调研乡村振兴驻村帮扶等工作
桂东县人民医院正式启动县级公立医院专科能力建设项目
青山乡:以“四红”党建引领灾后重建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
市、县两级人民法院联合开展司法救助暨慰问活动
桂东多部门联合开展“清风行动2025”
陈跃文调研桂东民宿产业发展工作
湖南开放大学赴桂东调研指导工作
桂东调度旅游避暑相关工作
下载APP
分享到